top of page

清控科创总裁程方:做产业要做雨林,不要做园林

1月11日,由中国民主促进会北京市委员会、清华控股、中科院控股指导,清控科创控股股份有限公司、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、中科院创新孵化投资有限责任公司联合主办,北京双创街投资管理有限公司、起风了承办的“2018科技创新双清论坛”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伟伦楼报告厅成功举办。清控科创总裁程方在论坛上做了关于“产业聚集原动力与产业载体建设”的主题分享。

以下为主题分享精华内容汇总,科创小编根据程方总裁现场演讲整理。

研究产业,到底研究哪些问题?其实就是五个字:第一,生。即产业因何而生,又如何生长起来的。第二,胜。区域产业当中哪些要素决定了产业的胜出。第三,盛。哪些因素使产业走向快速兴盛的道路。第四是升,第五是剩,产业发展到一定的程度都会面临两个问题:要么升级、要么过剩被淘汰。

我在这个行业当中工作将近十年,无论是从自己的岗位,还是地方政府,还是观察同行,在产业的培育和服务中大家都在困惑和研究产业是怎么发展起来的?推动产业的发展的背后核心力量是什么?

就我看来,我认为理解和分析产业分四个层次。第一,最底层、最抽象、最宏观的是产业发展的趋势。趋势就是社会发展共性的问题,一些共性的变化、共性的规律构成了产业的宏观趋势。第二,在宏观层面,脱离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,就是产业相对客观和确定的规律。第三,越往下到终端层面,会发现产业与土地、资源、政策、文化、人力、资本、技术等生产要素有关。但并不是看清楚了趋势,研究清楚了产业发展路线,同时又把产业要素构建齐,产业就能成长起来。因为在微观层面,产业的生长是随机的,它的这种机会性、机遇性非常强,不确定性也非常强,这就是第四个层次。

今天不同的人、不同的主体在整个产业培育过程中,如果扮演的角色错位,要实现的目标错位,那么就一定会困惑、会迷惑,会得不到想要的结果。(接着,我们从每个层面讲起。)

第一层次:产业生命纪

产业生命纪即产业发展的长期趋势,可以理解为类似地球生命体的轨迹,会根据整个大环境的不同而周期性变化。产业生命纪是跟产业相关的,涉及到社会经济发展,由一个最大范围的共性特征引起的顶层规律变化。影响产业周期的因素很多,如政治因素、人口因素、环境因素、气候因素、文化因素、生产力革命,周期决定了产业生长的边界,因此要准确的判断。比如人均达到 3 千美金的时候开启了家庭旅游产业,诞生了携程和途家;空气污染导致了净化器产业的爆炸性发展;城镇化带来了房地产和汽车产业的增长;二胎政策带来了教育、医疗、母婴的发展,大家都在等待生命周期的到来。在今天这个时代,工业化已经接近中后期,很多产业布局已经完成,留给相关产业发展的空间已经不多了。

第二层次:产业路线图

产业路线图是宏观层面的,因为它忽略了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,是在一个无限长的时间和一个无限短的地域里,研究产业会以什么样确定的规律生长起来。产业路线图实际上是一个迷宫图,告诉你的是现在处在哪个点、应该往哪里走、能走多远,但是如果一开始选择的点错了,就会发现走不出去。比如想培育大的产业集群,但本身切入的点对这个产业的影响力是有限的,只能影响上下两个环节,那么这个产业在这个地方一定是长不起来的。

第三层次:产业要素的种类和浓度

这里涉及两个观点:

第一,产业要素的种类。

以往在传统培育产业时涉及的土地、资本要素都已不再占据重要地位,很多以前不认为是要素的要素,现在反而起到很多重要的作用。一是环境。在新的形势下,尤其是现在提出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论之后,实际上为大家开启了一种新的产业要素——环境的容量。谁有环境容量,谁就具备产业发展的动能和空间。例如广西玉林,一年生产10亿牛仔裤的地方,采取集中建立治污设施,集中建立水电气热治污的措施,将所有牛仔裤相关水洗厂全部迁入产业园区,把所有污染的治理聚集到园区的本身,使污染可以在内部循环,从而创造出无限的发展空间、产能空间,继而形成很强的产业链。二是文化。这一点主要针对中观层面的政府而言,哪一级政府能在最大限度上理解产业所需要的要素,并把要素的种类构建起来,谁就能够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、产业培育的过程当中掌握最多的主动权。

第二,产业要素的浓度。

如果达不到产业浓度,很多要素是发挥不了作用的,浓度越强,内部的驱动力越强,产业就一定会发展。例如北上广之所以高知识产业发展迅速,正是因为人才人口浓度达到了,有一千个脑袋在想事情,总会找到发展的方向。所以,未来在产业要素的配置上,要集中把浓度做上去,化全面的劣势为局部的优势,从而成为产业发展的独特竞争力。

第四层次:产业生长点

土壤、气候、温度都具备了,那种子长在哪里?有的种子是一个人,有的种子是一项技术,有的种子是一个企业,有的种子可能就是一次适应市场的需求。

例如,山东德州的县级市禹城,这里三家上市公司生产的木糖醇、低聚木糖、膳食纤维、碳水化合物占全球生产量的70%,就是源于上个世纪60、70年代来此的中科院发酵研究所研究员,深入研究如何利用玉米、秸秆制造木糖醇,获取专利技术后卖给当地一家民营企业,从此这颗种子一直生长为产业链上下游的三家企业。再比如,乌镇没有互联网基因,但通过构建世界互联网大会吸引全世界最顶级的互联网公司前来,通过明星人物、领头企业、顶级活动这三大产业IP,最后找到适合培育的种子。

总结来说,产业的生长,各个地方的发展,生命体的发展,底层规律是相通的,好的产业,靠的是一点点的生长而不是拼凑,因此做产业就要做雨林,不要做园林。未来的产业载体不是以窥见单一要素为例,产业服务商会替代产业地产商,为产业的发展提供共性的生产要素,所以未来的产业载体就是要融入产业链条,提供产业要素。


Featured Posts
Recent Posts
Archive
Search By Tags
No tags yet.
Follow Us
  • Facebook Basic Square
  • Twitter Basic Square
  • Google+ Basic Square
bottom of page